大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一年多的深入开展现已收官。在最终的整改执行、建章立制阶段,各地均在发力。习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从严治党八项重要任务时着重“准则治党”,足见准则之要害。
做人有戒尺,就事靠准则。但是,实际中仍有不少干部不明白这一个道理。从那些落马干部的事例中清楚明了,许多人不是专注谋事,而是专心谋人。这些人迷信靠大山、大树,把自己的政治出路寄托在一两人身上,总以为凡事必得找联系,总以为找着“大山”就安全了、找到“大树”就能够乘凉了。其实不然,靠圈子,靠站队,靠一两个人寻求政治上的安全感,这还真不安全,实际中那些深陷“窝案”“串案”之中的干部便是在这方面栽了大跟头。说过,人是靠不住的,仍是准则靠得住。与其找维护伞,还不如找准则靠一靠,认真学习恪守党纪国法,行得正立得稳。
需求指出的是,实际政治生态中,许多干部只将准则的效果了解为对权利的束缚和监督,以为准则是“篱笆”、是“笼子”。这种观点没错,但不全面,只看到准则刚性的一面。准则除了“把权利关进笼子里”的功用以外,准则其实对领导干部也能起到维护效果。好的准则能够有用的防备好人变坏,能够使坏人无法恣意横行。
曾有这样一个事例:一个村子的前两任村支书都因贪婪公款而锒铛入狱,后边的村支书却安然无事,根本原因在于——入狱的两任村支书在任时,村里的钱怎么分配、运用全凭村支书一人做主,在这样的环境下村支书十分简单就把公款装进自己的腰包。之后,村里建立了齐备科学的财务准则,实施村账乡管,村资金的花费需经村委会讨论决定,出入情况要定时张榜向全村揭露,后边的村支书在准则之下没了贪婪的空间。现任村支书坦言,“要不是建立了财务准则,说禁绝我也有必定的或许操控不住自己,也就进监狱了。”村支书的话,将准则的维护效果一语道明。
可见,准则是一堵固若金汤,能够遏止徇私,避免私心四溢,能够离隔权利和私心的结合。乃至,在严厉的准则束缚下,即使你毅力不坚,也不易被腐蚀;即使你心存不良,也鲜有时机贪腐。这不正是一种对干部的维护吗?
换个视点看,在齐备的准则面前,只需出于公心,按章就事,就不必忧虑被党纪国法所追查,能够大大方方做工作;再者,有了准则的标准,程序现已理顺,对作业事态开展有了清楚的预期,正所谓“条条杠杠都写得明明白白,办起事来还能不快?”如此作决议计划、就工作就会高效而晓畅。
教育实践活动的收尾不是收场,风格建造永远在路上。严厉准则下的从政环境将成为干部的新常态,面临这样的新常态,有的干部直呼,像是被绳子捆住了四肢,为此诉苦不少,乃至消极怠工,这是对准则的了解禁绝、知道不深形成的。准则自身就有铁面和温情两方面的特点,与其被动地“身”受准则的束缚,不如活跃面临,多想想准则的优点,用“心”扛起准则的“维护伞”。